(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首页新闻宣传中心记者 梁若娟/文、摄)2018年11月21日上午,喻园管理论坛第436期在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首页119教室成功举办。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梁进教授分享了题为“名画中的数学密码”的学术报告。本期论坛由我院财务与金融系龚朴教授主持。
梁进教授从数学与艺术的高维相同展开汇报,她表示虽然艺术是形象思维,数学是逻辑思维,但是跨过技术层面来说,艺术与数学是相通的。接下来,梁进教授简述了艺术与数学的思维方式的共性和差异,其中提到“发现”和“创造”是艺术与数学的共性,她认为固有的专业学习模式限制了艺术与数学的交融,相互学习才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梁进教授表示,数学与艺术都在表达着“时空”,而它们在发展中是相互影响的,是交织前行的。从艺术作品的颜色形状与数学的关系,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科学的觉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达芬奇在人体圆(指作品《维特鲁威人》)中使用的黄金矩形和《蒙娜丽莎》中使用的黄金三角形、对角螺线;再到工业革命后艺术开始逐步抽象,印象流派诞生,与此同时,数学界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变,从微积分的诞生到关于“无穷小”的争论、非欧几何的崛起、随机问题对传统的挑战等等。而艺术也正从精雕细刻走向模糊处理,通过颜色、光线等元素刻画对象的外在氛围和内在韵味,并由观画者的主观感觉完成,但数学家们仍在和准确精准较劲,直到1个世纪后才诞生模糊数学概念。最后到后现代时期,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力学等的诞生,数学也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而艺术也受到了其影响,逐步脱离“形”而追求“神”,诞生了更多新的流派,比如达利的《永恒的记忆》表现出时间的柔软性,《十字架受刑》将四维立方体在三维空间中展开,毕加索的《玛丽画像》摆脱透视表现形式,反应出更高维度的场景等等。
交流互动环节,在场师生就自己的感想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表示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