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志)4月28日下午,第377期喻园管理论坛在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首页116教室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光以“Understanding Financial Risk via Big Data”为主题讲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我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管理系教授杨珺主持了本次论坛。
讲座现场
杨晓光首先介绍了本次选题背景,谈及金融活动和大数据的特点,指出经济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基础,金融与大数据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同时由于目前国内面临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大数据的应用正逐步成为热门研究话题。随后杨晓光详细介绍了其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泄露问题、机构投资者与极端价格波动、本地与外地信贷人员风险感知差异、以及信用网络和压力测试等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泄露问题上,他指出如降息降准等信息的泄露对市场上资金敏感行业如银行、证券、房地产行业等更为有利,而机构投资者往往比散户占据更多先机。
在机构投资者与极端价格波动方面,他指出由于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作用,机构持股越多的公司,股票暴涨暴跌几率越小,价格越稳定;另一方面,一家持股相比于多家持股而言更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发挥监督作用;同时,比起股价上涨时期,机构投资者在下跌时期监督更频繁;另外,杨晓光认为机构投资者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建设好市场机制,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
中科院杨晓光研究员
在本地和外地信贷人员风险感知差异方面,杨晓光指出在企业规模、年龄等一系列控制变量基础上,本地信贷人员比外地者往往在主观信用评价上更具优势,继而风险感知能力更强;然而该差异受市场透明度影响,发达市场透明度高差异小,落后市场则相反。
在信用网络和压力测试方面,杨晓光分享了其在不良贷款率区域分布、担保关系信用网络、自下而上压力测试及传染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银监会大数据风险预警监管体系的运作机理和规则。
最后,他总结了在金融大数据领域的研究感受,指出中国是利用大数据研究金融风险的沃土,并鼓励更多研究者积极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
现场提问环节中,杨晓光与师生共同探讨了大数据风险转移带来的风险收益不对称等问题,现场交流热烈、点评精彩。在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此次报告圆满结束。